《面向未来 有效保护 护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》白皮书指出,在数字化时代,攻击考验无处不在、恶意软件和“零日”漏洞数量持续攀升,网络安全法、等保2.0等法律法规也带来了巨大的合规性压力,企业需要基于威胁情报与分析,构建数字化转型平台上的主动防御体系。
风险是安全建设的驱动力,未来的安全建设将长期受到合规、安全事件、业务建设的影响,同时,安全建设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,未来的安全将是动态、多维、多场景、全局并重视体验的。
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《等保2.0》等政策法规提出的需求,深信服在本次大会上提出智安全架构。该架构是一种面向风险管理的网络安全架构,由APDRO风险管理模型(即智能、防御、检测、响应、运营)、风险控制措施、能力交付矩阵、风险管理能力等级框架、风险管理流程这五个部分组成。其中,APDRO风险管理模型是智安全架构的核心,可以针对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威胁,打造集防御、检测响应于一体的闭环安全能力,最后通过安全运营能力,让PDR(保护、检测、响应)模型变得更有效,帮助用户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形势。
实现数字化转型,一个重要的方式便是基础设施的软件定义与驱动。如今,网络、存储、计算,乃至整个数据中心都在向软件定义的方向发展,通过软件定义,这些基础能力可以作为服务被敏捷交付,适应未来企业对高效、便捷和快速迭代的IT能力的要求。同时,软件定义的方式有利于将智能性和自主能力融合到基础设施之中,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。
《软件定义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白皮书》则指出,未来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会向容器、智能、解耦、业务定义、存储统一架构、多架构融合和管理等趋势发展,持续支撑AI、边缘计算、IoT, 多云架构等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。在白皮书中,IDC解析了新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10大步骤,并从单点实验、局部推广、复制扩展、运营管理、优化创新这五个阶段对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进行定义,为行业用户提出阶段自测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。
武连峰指出: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,首先要设立转型的愿景与目标,将自身转变为数字化原生企业,同时制定基于应用场景的转型路线,打造数字平台来支撑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的落地。而软件定义基础架构是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,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中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要。”